close

  北京論壇
  大伙臧否玉淵潭公園裡的這隻“大蛤蟆”,源於審美觀歧異,也因“大蛤蟆”讓“吐槽欲”找到了一個觸點。
  這兩天,北京玉淵潭公園湖面上的那隻“大蛤蟆”很火:如果要用“知音體”去描述很多人觀感的話,那最合適的,大概就是“那不‘癩’的蛤蟆啊,你來到公園莫非只為苦尋那隻大黃鴨?”
  廢話打住,切入正題:這隻“大蛤蟆”,學名叫大金蟾,它身高22米,底部長34米,“是亞洲地區第一高的大型充氣金蟾”。據報道,大金蟾跟“舶來”的大黃鴨不一樣,它“土生土長”,Made in China,其設計靈感來自蟾蜍的吉祥兆頭。
  好多人都聽過“三足金蟾”的故事,也知道附在金蟾上的“招財納福”寓意。正因如此,大金蟾現身玉淵潭,讓不少人亢奮了一把:“就是這個feel,倍兒有趣”。但也應看到,充斥於輿論場的,不儘是點贊,還有些人拍磚:“這霸氣的蛤蟆,真要秒殺蘿莉型大黃鴨啊,呼叫奧特曼,把這貨收了吧”“這是要刺瞎大伙24K眼的節奏?”……
  我叫好,你吐槽,審美觀迥異,本再正常不過,就像你愛聽《小蘋果》,他愛重金屬,口味參差百態也是幸福之源嘛。而金蟾設計者也說:它只是傳遞一個文化理念,至於大家的評判“我是不能左右的”。實質上,有些人臆斷先行,在對大金蟾的觀感中植入“大黃鴨想象”,然後再指斥人家東施效顰,這隻能說是中“鴨”的毒太深:要知道,不是每款黃色的大玩偶,都叫大黃鴨。
  在我看來,通體金黃的大金蟾,卧於“荷葉”上,還挺萌萌噠,不過是“醜萌”的那種。而它走紅,也挺好,畢竟能博大伙一陣狂歡,而在社會話題“雷”點漸低的當下,它以別樣姿態闖入公共視野,想不激起口水都難。
  藝術品可以玩“醜萌style”沒啥不妥,權當是多個槽點與笑點,可它若陳放在公園後,弄得大伙“那畫面太虐我不敢看”,那就不好了。就眼下看,它撓到了部分人審美觀的癢處,其實也暗含著某種訴求:公共場合擺設的工藝品,在講理念、講創意基礎上,無妨跟公眾期許多些契合度,比如在設計之前,別隻是“閉門冥想”,可徵詢市民意見,而設計出的工藝品也該有些包容度——包納公眾的美好期許,也契合民眾審美“最大公約數”。儘管說,有些東西“醜萌”也是個性,並不影響其藝術性,可多考慮民眾的接受心理,終歸不是壞事。
  回到大金蟾這事上來,小伙伴的臧否,或許更主要的,是參與一場“調侃嘉年華”——反正是圖個樂子,在公眾正眾里尋“槽點”千百度的時候,這隻蛤蟆適時登場,給大伙製造嗨點與談資,是多麼的無私奉獻啊。
  □午夜侃人(媒體人)
  相關報道見A09版  (原標題:滿地“槽點”打不住 一隻“蛤蟆”救場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c01bcglv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