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染凱達格蘭:民主台灣,好的榜樣還是壞的? 衛紅 轉載自香港獨立媒體 火染凱達格蘭:民主台灣,好的榜樣還是壞的? 衛紅 轉載自香港獨立媒體前 言:很多朋友在問,你台灣人到底怎樣看倒扁?我總是說我無能力對這個事件做出清晰的批判性寫作。尤其這次事件的許多政治、社會脈絡,以及歷史基礎,我都未 曾用功的研讀。說忙著期末報告只是說笑,一些看法還是有的,只不過,處在事件之中、發生之時,我無法做出預測,也不能片面的做出定論。另外,我也擔心不同 的社會脈絡會影響解讀,所以試著以稍長,但盡量簡單的語彙描述,這樣或許也會製造更多誤解,也只能在問題出現後逐一解釋。正文一:朋友們關心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北京政府恐以此為鑑,進而在民主改革的路上嚴重倒退。或許先簡短的回應這個部分,再細談倒扁事件該有的分析與實踐的數點提要。相 對於北京的恐懼,施明德的倒扁行動可謂數十年來台灣民意展現的慣常形式:不爽就示威抗議,有種你來鎮壓。主辦單位甚至試圖還升高層次,以「革命」來形容群 眾驅逐陳水扁的行動。不同於北京的「你看!民主就是製造混亂」,或施明德的道德光環 賣房子,一向以台灣民主體制為傲的龍應台女士,在既厭惡執政者貪腐、又認可數 十年來逐漸浮出之「民主價值」的同時,她擔心「被革掉的市民主」。這三者,再加上民進黨「靜待司法調查、群眾運動製造社會亂象」與國民黨「支持倒扁、將要 求內閣改組」,比較起來各自有類似之處(類似並非指涉其中存在任何等同)。北京政府顯然是畏懼人民推翻政權、奪走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象 徵性(瞧他緊張地積極「保先」就是畏懼的展現),雖然與民進黨用來指責倒扁的語詞類似,但是北京在意更多的是一黨專政的集權現況,藉由社會主義先鋒壟斷了 執政正當性,而民進黨想將執政者的弊案交由執政者的強勢影響的政府體制去處理,目的在於高高抬起輕輕放下,並暗地裡以民族主義式的台獨掩飾台面下的黨內政 治權力鬥爭與交換。由於他們都在於鞏固執政勢力,從此看來,與其說龍應台擔心的是群眾運動本身革掉民主,更該監督的,是執政者會不會以高於軍警系統的憲兵 體系進行鎮壓,以及國際勢力對島內主體性的影響。相較於民進黨在近日又開始以「民族?房地產D義式台獨」批評倒扁運動損害民主根基,「倒扁」的確 顯得豐富些,然而卻時時刻刻必須站穩腳步,以免民進黨以語言遊戲進行操作,陰謀論式的將人民力量的積極意涵給扭曲。施明德的作法,目前看來則完全不同於北 京思維、民進黨、國民黨,甚至龍應台,因為倒扁不認為驅逐貪污者有礙民主,也不認為從體制內可解決執政貪污者下台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未見到倒扁陣營對於 體制的具體論述(或許這是為了聚焦而做的切割,從外部觀察仍不得而知),簡言之,當前的論述沒有觸及「下一個人會不會貪污」的問題。民進 黨、國民黨、龍應台之間也有類似之處,即在既定的體制中解決,因為「民主」體制必須由體制內部不慣改革,他們對民主的看法,實際上就是自由主義思維下的代 議式民主,人人有自由,但是要交由「多數公眾」認可過的方式進行之,以免危害了自由。然而施明德也有某部分與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相似,因為施明德以個 人英雄式的行動(雖然他在活動期間不斷嘗試壓低身段),像極了台獨勢力對陳水扁進行的造神計劃,以及馬英九的救世主形象,和中?找房子磞@產黨將「改革」內閉於自 身的作法,這樣講或許太簡單了,然而我要強調的是,群眾以及群眾因貪腐所親身體會的受剝削與權力不平等,能否在群眾運動中的群眾在倒扁中現身的問題。倒 扁用動能否在後面的時間有所轉化,仍未可知,我們必須等待情勢。然而若放到陳水扁政權的貪污濫權、政商關係的利益壟斷、檢察官與司法系統的疲軟等事件的情 境中,來論斷「民主榜樣,好的還是壞的?」,或許可有幾點暫時性回應:一、不民主絕對不可行,但是當前台灣施行的是美國式的資本主義代議民主,尤其它的政 商結構、組合與再組合過程與模式,更在當代順行了新自由主義的各種經濟剝削計劃,將國產私有化、聽令國際組織將市場自由化等。因此我們面對的其實不是將政 治體制封閉起來藉口避免混亂,而是如何有另一種民主突破政商結構壟斷利益的現狀?二、執政者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將群眾運動污名、扭曲,但是群眾運動不會消 失,社會只是在等待爆發統治者如果一再掩飾階級矛盾,藉口實行政治保守,它就只能一再鎮壓群眾。三、造神計劃的群眾運動或能激起短暫效應,但是改革的力量 買屋網 在於人民,解秘的力量需由人民對壓迫的體認出發,「另一種民主」亦需由人民出發,非個人主義式而是集體的動員力量。編按(領男):文首提到的「正文二」,乃承接《火染凱達格蘭:民主台灣,好的榜樣還是壞的? (一)》,若讀者透過搜尋器找到此文,可透過連結了解全文脈絡。正 文二: 上一段末尾的宣示,或許看起來簡單,也或許那些對各陣營的比較相當無聊,但是我想如果不從一般人的角度去比較他們,那麼我們無法從最基本的觀感抽出最重要 的分析線索,亦將在放回倒扁時造成許多混淆。我認為在事件發生當下進行評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從事件本身抽釐出來,觀看整個社會運作問題。除 了自由派對倒扁的正面與負面回應,台灣的左翼批判圈,至少已有兩組人馬提出公開聲明。「工人民主協會」最早(參考Aug/21/2006苦勞網新聞稿), 他們認為倒扁的同時,同時必須改革政治體制。他們更認為「勞動人民的出路在於徹底擺脫金權統治,建立一個真正平等的社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建立真正 代表勞動人民的政府,而目前則要從打造真正屬於勞動人民的政黨做起。要把反貪腐及政治革 吳哥窟新運動與建立勞動人民自己的政黨和爭取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長期奮鬥 結合起來」,以免倒扁淪為舊體制中的新舊政客反覆操演金權政治。「工協」在階級政黨的路線與訴求上,對政治改造的想像一向是很清楚的,而較學術性的團體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亦發表言論(參考Aug/31/2006中國時報民意論壇),主張「自主公民進場」。台社認為明確的「反對XX當家作主」,確實是 自主公民的突破性進步,「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按:台社)無條件支持倒扁或是反貪腐的人民行動,關鍵仍在於它是否堪稱一實質的自主公民行動。」他們認為此時 一場實質的自主公民行動,必須「(一)具備超越藍綠的公民自主意識;(二)對藍與綠所共同構成的台灣政黨政治格局持高度批判意識。翻成白話,也就是呼籲走 上凱達格蘭大道的兄弟姊妹們,倒扁與反貪腐只是消極或是表層目標,真正的目標是以我們公民為主體,促成現實兩大政治勢力的徹底改造。」左 翼圈的階級觀點甚明確,最要緊的事情是如何跳脫藍、綠,以勞動者的觀點批判統治結構的迂腐貪污。跳脫藍、綠不僅是認識到金權結構中,人民長期位處的受壓迫 位置,那樣的描述太簡化了, 濾桶更實際的,是從歷史過程中實際的察覺藍與綠的更替並不能解決問題,而貪腐必然會在既有的結構中延續下去。在察覺結構性侷限的同 時,我們一方面必須反省過去台灣政黨賴以維繫的手段,另方面則必須嘗試對現有體制進行衝撞。長久的反共意識,壓抑了台灣的社會主義聲音,而反國民黨法西斯 的意識則強化了本土主義的生長,各種方面都對勞動受壓者進行的對抗產生了局限,在這些支配性的主流話語邏輯中,左翼敘事從自主的意識出發,以擺脫代議式政 黨政治的局限,往直接民主的實現忐忑邁進。為了實際分析,並且將社會與歷史脈絡總體的看,我們必須檢查主流的、將社會框架起來的語境的脈 絡。首先除了解構金權的政商結構,亦必須回到藍綠鬥爭的癥結,及民族主義的開端,同時,反省菁英主義的問題,回到人民自主性,再者,解釋後扁時期來臨前的 政治鬥爭,和國際勢力的影響。從這些面向拆解倒扁運動本身的行動,以及反倒扁的勢力,把他們統統放入一個彼此影響的權力結構中,如此才能回答幾個基本問題 如:難道人民站出來還不夠?為什麼要強調人民是否能認識到自己的利益與政客不同?為什麼宣示反貪腐還需要以社會議題將之填?21世紀房屋仲介R?藍與綠到底是怎麼回事?別的 選項是什麼?從施明德公開宣示倒扁行動開始談,其實他已非第一位「前綠營人士」(由於威權時期對抗國民黨的黨外勢力大多凝結為民進黨,且 國民黨實際上在地方派系的根著狀態相當穩固,因此早期的黨外人士即使在民進黨主政後,仍少有保持「反對黨」姿態者,少有人開始站在國民黨一方對執政者做批 評,直到接連的弊案浮出,然而批判民進黨並不等於這批人在政黨立場上傾向國民黨)出來倒扁,包括幾位前民進黨主席退黨(包括許信良與林義雄)、重要成員 (如陳文茜),和大批中生代青年學者公開發表聲明譴責政府。但是鼓起氣勢號召大規模抗爭的卻是第一人。但是與其他親綠人士,施明德的受刑人身份,對比於以 「美麗島律師團」為主要成員的當朝執政集團,更具有象徵性與實質意義。即便如此,陳水扁、支持陳水扁的民進黨人仍以慣常的「他們都變了」來批評施明德。相 對乾淨,是施明德的一項優勢,然而也導致他必然需要面對各種對其私德、私事的爆料。「變了」至少有兩重意義,其一是關於其自身,民進黨要 員進入政壇的過程,政治人物透過代議選舉,將「民意」壟斷在自己身上,塑造了民進黨的象徵性,且壟 售屋網斷了政治改革的意義,其二則是第一點的反噬,壟斷了他自 己製造出來的象徵性以後,一切反對他的就是腐敗,換句話說就是會被民進黨塑造為支持國民黨。對於第一點,施明德算是穩當,然而,第二點卻是施明德從一開始 就在極力阻絕的。當然倒扁不需要因為民進黨很會栽贓而畏懼,然而,由於近兩次大選(尤其是2004年兩顆子彈事件)引起國民黨支持者的極力反彈,因此,大 規模的倒扁行動很容易淪為國民黨政治人物的遊戲場,所以,為了真正凸顯「貪腐是全民應共同唾棄的事」,倒扁必須嚴格的與藍營區隔,以便號召相對中立的群 眾,集結更大的力量,也讓民進黨的栽贓作風(無論是抹為親共、親藍,或者反台獨)較無能為力。因此,整個行動在開始的時候要求統一聲音(例如不准攜帶藍營 死忠群眾最愛的「中華民國國旗」),拒絕任何與政黨有關的圖像及文字。除了吸引中間群眾,還有一件衍生的事情必須處理,也就是由於民進黨 壟斷了「進步代言人」的形象,因此他們會將當前一切反對它的行動,指為引起暴力。民進黨以暴力形式起家,卻弔詭的(與共產黨近似的),開始痛斥一切對政府 不滿的集體行動。是故,倒扁策劃人范可欽(過去負責陳水扁的廣告形象企 設計裝潢畫),製造了「愛與和平」的形象,反駁「暴力」的中傷。不過由於范可欽在初期構想了 許多的花招,例如網路訂位、試坐、播放古典樂等,也恩因此此被評為「嘉年華」,以都市中產階級的想像去構思一場活動。最後,倒扁以「反貪腐」定調,迫使陳 水扁陣營無法「反反貪腐」。定調以及活動的形式是一個層次,在這個層次上,倒扁將遭遇的是民進黨強烈要求體制內的「靜待司法調查」,也就 是前述避免社會混亂的論述。雖然我們並不在意形式,然而在另一個層次上,我們謹慎地,可以觀察到「反貪腐」由於過於謹慎的排除政治勢力,也可能間接的排除 了群眾發言的機會,再者,由於畏懼暴力,因此自己限縮了行動的爆發力。就活動整體而言,遵循的還是菁英主導的那套路子,簡言之,施明德嗆出了「不是他倒就 是我倒」,然而由於整個反貪腐骨子裡是缺少了社會議題的,因此很難真正觸及群眾親身的壓迫,而只將群眾的激憤聚焦在特定個人。而再深一層來談,無論藍與綠 哪一方對它的回應,其實都還涉及了各自的政治考量,這個部分待後文解釋。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51701&group_id=89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51943&grou 宜蘭民宿p_id=89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c01bcglv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